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中国风景园林界泰斗孟兆祯逝世 他在成都留下园

来源:风景园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7-1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7月16日,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官网发布讣告: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、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,著名风景园林学家、风景园林教育家,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孟兆祯,因

7月16日,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官网发布讣告: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、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,著名风景园林学家、风景园林教育家,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孟兆祯,因病医治无效,于2022年7月15日23时12分在北京逝世,享年90岁。

孟兆祯院士在设计蜀园

孟兆祯院士1932年9月13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,1952年9月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造园专业学习,1956年7月毕业留校,因院系调整进入北京林学院城市及居民区绿化系(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前身)任教,先后参与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以及风景园林系的筹建工作,1988年担任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系主任,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。曾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,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,北京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顾问组组长等社会职务。

孟兆祯院士毕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,致力于继承和发展中国园林的民族传统,倡导“左图右画开卷有益,模山范水出户方精”,开创性提出以借景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园林设计序列和造园理法——“孟氏六涵”;学术巨著《承德避暑山庄园林艺术》和《园衍》,成为以《园冶》为代表的中国园林思想创造性继承与发展的里程碑学术集成;主持深圳仙湖风景植物园总体设计、毛主席纪念堂庭院环境设计、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“林泉奥梦”假山设计等具有代表性的规划设计项目,在中国风景园林学界具有划时代意义;先后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终身成就奖、中国林业科技贡献奖、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,广东省深圳市城市建设一等奖和建设部优秀设计奖等荣誉。

孟兆祯院士系统性构建现代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体系,呼吁奔走促成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和风景园林专业学位设立;主编的《园林工程》《风景园林工程》成为国内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的首选教材;《例释》《名景析要》课程开设30年经久不衰;先后培养硕士生11名、博士生44名、博士后1名;率先将IFLA大会大学生设计竞赛引入中国,指导研究生于1990年获得中国首个IFLA学生竞赛第一名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,其后连续多次斩获大奖,奠定中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国际领先地位;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。

据了解,蜀园已于2022年4月建成开放。园林设计上,以“川西园林缩影”的布局为基础,彰显川西园林美学底蕴,以川剧文化、川茶文化、川派盆景文化为基调,旨在构建精品川剧展演、川茶品赏、文创消费、游览休憩等多业态相融合的川西文化荟萃地。

【如果您有新闻线索,欢迎向我们报料,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。报料微信关注:ihxdsb,报料QQ:3386405712】

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

孟兆祯院士在设计蜀园

此外,记者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了解到,2020年9月,按照省、市要求,该院邀请孟兆祯院士参加蜀园园林设计方案创作。孟院士高度重视,领衔主创,集中数月深入研究天府历史文化、成都园林史志及项目特点,亲自执笔绘制草图、优化布局、创意园景、撰写楹联、题写景名,精心创作,并由其团队与该院合作完成了蜀园园林景观设计方案。蜀园方案成为了孟兆祯院士的封山之作。

文章来源:《风景园林》 网址: http://www.fjyl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718/616.html



上一篇:大明湖畔尽显古典园林韵致!“济南第一庭院”
下一篇:送别!风景园林学家孟兆祯院士逝世

风景园林投稿 | 风景园林编辑部| 风景园林版面费 | 风景园林论文发表 | 风景园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风景园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