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大明湖畔尽显古典园林韵致!“济南第一庭院”

来源:风景园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7-1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据了解,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还对遐园园区的文化提升,主要包括碑廊的恢复和部分园林建筑楹联匾额的增设。 据了解,济南天下第一泉采用传统园林设计手法,将历史人文的解读、

据了解,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还对遐园园区的文化提升,主要包括碑廊的恢复和部分园林建筑楹联匾额的增设。

据了解,济南天下第一泉采用传统园林设计手法,将历史人文的解读、空间形态的重塑与自然环境的梳理结合在一起,加强历史文化的可识别性,形成独一无二的场所精神,让遐园成为一个可触摸历史、传承文化的魅力空间。

另外,这次也对遐园西侧稼轩祠的门前环境进行了改造提升。之前,稼轩祠门前道路较窄,现已完成加宽,能较好满足参观游览需要。两侧黄杨球与紫薇向外侧移植,保证了视线通透,提升了景观效果,加强了对游客的引导作用,整体环境实现了美化、优化。

在此次遐园改造提升中,恢复碑廊成为一项重要工作。最终,在景区、文化专家的努力和省博物馆的大力配合下,遐园碑廊得以复建。

通过对绿化、山石、廊亭、广场道路等的提升改造及修缮,遐园重现山石嶙峋、溪水环绕、池塘入境,石桥横卧等景观,尽显古典园林韵致。

遐园位于大明湖南岸,是一处久负盛名的园林。它的前身为始建于1909年的山东省图书馆,由时任山东提学使的罗正钧仿照宁波天一阁修建。在当时就被称为“济南第一庭院”,拥有“南阁北园”“历下风物,以此为盛”的美誉。

改造提升过程中,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微调了遐园交通流线,增加了出入口导引作用,增强遐园的空间围合。遐园原东侧主入口正对大明湖南门,周边游客众多,游廊通透,不能起到空间划分的作用,其入口局促且不突出,题名石碑隐没在绿地中,使得多数游人难以识别。

由于遐园片区衔接曲水亭街、百花洲游线纽带,是大明湖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节点。然而,先前的遐园却存在空间局促,人流量大,分流空间不足,临水道路无法满足人流疏散等问题。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,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决定对该片区进行整体改造提升。

为提升园林建筑的文化属性,根据历史资料及专家意见,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为明漪舫、苍碧亭、浩然亭和连通扇面泉的月洞门增设楹联、匾额,极大增强遐园的文化内涵。

复建遐园碑廊优化植物配植

改造提升以后,一处生态自然、功能完备、人文浓郁且极具地域特色的景观展现在广大市民游客面前。漫步其中,市民游客可以尽享旖旎风光,全面感受园林文化、名士文化、泉城文化之美。

在遐园西北角,原建有碑廊,供人品读临摹。后来,这些碑刻被取下放入省博物馆进行保存。此举虽保护了老碑,但于遐园而言却少了一些“文化味”。

在这次改造提升工作中,植物配植优化也是一项重要工作。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首先对主要构筑物周边的灌木进行修剪,打开视线通道,使人们在此停留能有安全舒适的心理感受;其次,增加麦冬、扶芳藤、玉簪等多种耐阴植物,丰富林下空间;结合园路分段配置不同的植物组合,在游廊转角以及建筑门前增加芭蕉、造型榔榆等植物点缀,让游人随位置变换,看到不同的景观,实现“步移景异”的园林造景效果。

提升改造“济南第一庭院”

此外, 此次改造提升进一步打通了扇面泉与遐园的空间联系,打开封闭的月洞门,将扇面泉的景致引入园内,同时连通奎虚书藏,明确四个不同方向的主次出入口,从而恢复了建园之初的空间格局,让建筑和园林相融合。整合遐园南侧园路,减少市政道路交通给遐园带来的干扰,园内保留的道路铺装进行整修,修旧如旧。

同时,本次提升改造运用传统园林的手法对主入口进行改造,将入口两侧游廊外侧封闭。保留原有石柱,在石柱间增加了带有花窗的隔墙,花窗纹案均提取自原有建筑。门外场地进行扩大,将清朝末年的“遐园”石碑设置于门前一侧,提升隔墙前的植物种植,由此形成了一处精巧别致的入口景观。

7月8日,记者从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获悉,在综合改造提升后,大明湖遐园片区全新“亮相”。

记者 程凌润 通讯员 聂晶

文章来源:《风景园林》 网址: http://www.fjyl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712/614.html



上一篇:加固修复大明湖翠柳屏岛驳岸!济南天下第一泉
下一篇:中国风景园林界泰斗孟兆祯逝世 他在成都留下园

风景园林投稿 | 风景园林编辑部| 风景园林版面费 | 风景园林论文发表 | 风景园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风景园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